茄子、青菜、土豆、大蔥......各種各樣的蔬菜在小區里遍地開花小區的公共綠地搖身一變成了某些人的私家小院
住在城市,難免也會向往田園生活,有的是為了更綠色健康的蔬菜瓜果,有的是為了營造屬于自己的一片綠色。
如今,小區的居民種菜已經是常見事,尤其是老年朋友,在小區開辟一小片“菜園”,既能放松身心,也能吃上自己種出的綠色蔬菜。然而不少人卻忽略了,在小區種菜的行為是否合理合法?在小區種菜又有哪些利弊?
首先,小區綠地屬于全體業主共同所有,單個業主無權占有。個別居民在小區種菜,實際上已經侵犯了其他住戶的合法權益。種植植物(如攀爬類)枝、藤、葉、泥土易引起水管堵塞,在施肥過程會引發空氣異味以及環境污染,不利于環境的整潔。
小區綠地改建為菜地的問題其實十分普遍。業主能否“圈占”小區綠地?該如何阻止個別業主的圈地行為?
01
“有塊地,生活更豐富了!”
年輕的去上班了,上了年紀的人在家無事可做,想種菜卻無地可種。
于是,他們便盯上了小區里的綠化帶,不少家住一樓的居民借著一樓的“優勢”順便將自家房屋外延的公共綠地圈占用來種植蔬菜。
在這些圈地業主眼中,自家院子門口的綠化就是自家的地,所以就想“派點用場”。
今天圈一點地,明天圈一點地,慢慢擴大成一片。
“菜地豐收時摘下來就可以下鍋,特別新鮮。”“有了這么一塊地,生活豐富不少!”
大部分占地種菜的業主,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增添生活樂趣。
02
圈地種菜,居民分兩派
反對派:“公共綠地是大家共有的,憑什么成他們‘私有’的了?”
這部分業主表示,他們對“毀綠種菜”的行為非常反感,這種私自占用公共用地的行為,不僅破壞景觀,影響了生活環境,也存在著安全隱患,而且還影響了鄰里團結。
“這些公攤面積,我們當時都是交了錢的,他們自己占了,這樣做對我們公平嗎?”
“你也圈,他也圈,照這樣下去,所有人都改造公共綠地,用作自用,豈不亂了套?”
對“圈地種菜”持反對意見的業主認為,公共綠地為小區居民共同擁有,現在被圈地種菜,損害了其他居民的利益。
支持派:“種菜,綠油油的,不也是綠化?”
對于圈地種菜,小區內也有部分居民表示支持,甚至部分退休老教師也加入了“菜農”行列。
在他們看來,這是水泥森林里難得的一片綠色天地,不僅怡情,還能收獲安全的蔬菜,何樂而不為?
這部分業主,既有隨子女來住的老人,也有退休在家的老職工,對前者來說,圈地種菜是延續了他們原來在老家的務農生活,而后者則表示;“這樣追求田園生活的怡然自得有何不可?”
“小區綠化要是做得不好,居民自發的種點東西也沒什么大不了。”
“自己種自己的菜,互不干涉。菜地基本也沒什么味道,也不噴農藥,整體看上去美觀有生趣。”
“種菜,綠油油的,不也是綠化?種菜還開花,不也美化環境?”
在綠化做得不好的小區,有業主對公共綠地種菜表示支持。他們覺得,居民把荒廢的綠化改成豐富的菜地,反而是小區內的一道風景線。
03
業主能否“圈占”小區綠地?
相關法規條例規定,作為公共區域,業主不可隨意種菜。比如在《物業管理條例》中規定,業主、物業使用人、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占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場地,損害業主的共同利益。此外,改建、重建物業共用部位和公共設施設備,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也都需要業主共同決定。
此外,《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業主共有,但是屬于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綠地,屬于業主共有,但是屬于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于個人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于業主共有。
依據《民法典》、《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小區綠地是全體業主共有,由物業企業對小區綠地進行管理和維護,個別居民在綠地種菜,實際上已經侵犯了其他住戶的合法權益。
由此可見,小區綠化是公共區域,業主不能私自占用。
為了小區能有一個舒適、溫馨、綠化美好的居住環境,物業服務中心在小區內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種植了大量的花草樹木,美化了小區的環境,達到了綠化美化小區的環境,我們呼吁廣大業主朋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請勿在公共地方開采種植私家菜園,謝謝配合!
來源:驤龍國際智慧小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告知,我們及時刪除或妥當處理,謝謝!